今天是:
石首乡村托举农家儿郎求学梦
9年70万元资助近300名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5-08-18 09:17
作者: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刘甜 王子原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5年范兴垸村共为29名学生发放了9.8万元助学金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刘甜 王子原

“希望孩子们都能发奋学习,将来回报社会。”8月15日,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范兴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丰庆对极目新闻记者说,范兴垸村开展“金秋助学”活动9年来,已资助了近300名大学生,资助金额约70万元。

就在前不久,范兴垸村如约举行了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29名考取大学和大专的本村学生均获得了资助。“考上一本院校发放5000元,普通本科院校发放3000元,考上大专院校也发1000元。”刘丰庆说,这个标准坚持了多年,今年共发放了9.8万元。

“这份助学金对我而言,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激励,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村里对我们这一代教育的重视。”范兴垸村今年考取大学的学生王爽说,将铭记这份厚爱,并化作求学路上的动力。

石首市东升镇范兴垸村紧邻长江江滩,刘丰庆在村里工作多年。他说,母亲河长江的哺育,让村里获得了优良的发展条件。9年前,村“两委”将大面积闲置的沟渠和长江江滩的村集体土地,进行疏浚、整治,并栽种了3万株意杨。刘丰庆算了一笔账:10年的生长砍伐周期,这些意杨可为村集体增收1000万元。

在范兴垸村的长江江滩,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大片野生芦苇蔚然成景。村“两委”瞄准了芦苇采收加工产业,以村集体名义建成了农产品加工收购生产厂,将源源不断的芦苇叶生产成食品用的粽叶。刘丰庆说,粽叶加工项目不仅让村集体每年增加约7万元租金等收入,而且更为村民带来了300多万元的粽叶采摘、售卖和劳务收入。得益于村集体经济收益的强力支撑,9年前,范兴垸村“两委”就将工作的着力点聚焦到“一老一小”群体中。

刘丰庆介绍,每年六七月,村里会针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800元至4000元不等的“村级养老金”,每年发放金额约22万元。对于考取大学、大专的学生,村里还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向他们发放助学金。

前年,邓伟考上了“211”河南大学。去年,陈祥东考取了“985”天津大学……细数着近年来范兴垸村考取重点名校的学生,刘丰庆难掩内心的喜悦:如今每年都有大学生返乡争当志愿者。只有培养人才,村里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