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为了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共青团少先队广泛开展暑期爱心托管服务
发布时间:2025-08-07 09:40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问题,是牵动亿万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社区调研时经常关注的民生问题。暑期以来,各地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爱心托管班活动,解除家长“带娃难”的后顾之忧,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纳入民生项目为爱心托管注入强大动能

一大早,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西校区里早早热闹了起来。这里是徐汇区田林街道的办班点,来学校的路上,11岁的张歆玥一直很兴奋,这个自诩“社牛”的五年级女生,期待着在这个暑假认识更多新朋友。“今年的暑托班继续实现所有街镇全覆盖。自2014年创办以来,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已连续12年成为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介绍说。

不仅上海,江苏、湖北、海南、重庆、宁夏等多地纷纷将爱心托管班纳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加强资源保障,形成长效机制。

江苏今年在全省1133个乡镇(街道)开设2228个公益暑托服务班点,服务覆盖全省91%的乡镇(街道),其中半数以上专门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扬州市竹西小学开班现场,一位外卖员母亲感慨:“以前最怕孩子暑假独自在家,现在下楼拐个弯就是暑托班,送单时心里踏实多了。”

暑假伊始,湖北省3811个“爱心托管班”陆续开班,这是爱心托管班被正式纳入省十大民生项目清单的第二年。孝昌县小悟乡万冲村将农家书屋改造为教室,利用学校及党群服务中心就近服务少年儿童。团孝昌县委书记宁莎丽介绍,新增点位由教育部门与乡镇协同提供,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优先受益。湖北省青基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汇聚超千万元的公益资源,精准匹配至各级团组织。

在海南,218个乡镇(街道)全覆盖的爱心托管站成为假期孩子们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早上6点多,今年9岁、家住儋州那大镇清平村的李城旭早早换好篮球衣,催促着父亲一起出门,打算前往离家约两公里远的设立在村卫生站的暑期爱心托管站。“这么早就催我出门,真的很少见。”李城旭的父亲李超荣的惊讶溢于言表。由于妻子在外务工,加之自己患病不便照看孩子,李超荣让孩子参加暑期托管,本意是“找个有人带孩子的地方”,却“没想到孩子这么喜欢”。

多元课程点亮多彩假期

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精心设计,将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科普实践、劳动教育、趣味运动等多样元素融入托管班课程,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假期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3岁的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名誉会长褚康龄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3套军装,向暑托班的小朋友讲述自己投身革命、保家卫国的故事。“我们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希望你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褚康龄说。

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中心学校爱心托管站,午后的故事角总是座无虚席,志愿者们化身“故事大王”,讲述苏东坡的人生故事,当讲到他被贬仍坚持办学堂、济百姓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苏东坡真是个乐观的人!”“我也要像他一样,遇到困难不放弃。”纯真的感悟,正是文化传承的萌芽。

“‘电’亮未来,‘磁’趣共享”课程是武汉市暑假“爱心托管班”一类课程之一,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的志愿者们将科学理论变成了会“说话”的科学故事,深受孩子们欢迎。当孩子们看到在静电作用下,绝缘材质的毛绒团因同性电荷相斥而呈现直立蓬松的形态学变化,发出阵阵惊叹:“我以后要当科学家,研究比静电更厉害的电!”

7月28日,陕西汉川分水镇夹河村农耕文化馆内传来阵阵欢笑声,10余名小学生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推动斑驳的石磨,体验磨面的动作,孩子们额间沁出的汗珠与惊叹声交织成生动的劳动教育课。这是该村爱心托管班“穿越时空的农耕课”系列活动现场,老物件正成为暑期托管教育的特殊载体。六年级学生王梓逸在笔记本上认真绘制农具结构图,他感叹道:“课本里的‘粒粒皆辛苦’今天终于看懂了。”

安全自护教育让家长安心

暑期是溺水、触电等少年儿童事故多发期,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将安全自护教育列入托管课程,以丰富多元的教学形式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让家长尽享“孩子有人管、安全有保障”的安心。

在湖北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志愿者服务队与星火支教团队携手合作,以“普法禁毒防诈守护青春成长”为主题,给当地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安全教育课。为加深理解,支教老师们还组织同学们分组编排防诈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诈骗过程,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防诈技巧。

云南组织开展“团团陪伴·助力‘双减’”红领巾暑期爱心托管班,围绕防止意外伤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然灾害自救教育开设“平安暑期”自护教育课程,以情绪团辅、心理剧排演引导情绪管理,通过定向越野、帐篷搭建、急救实操提升少年儿童生存技能。

团重庆市巴南区委在多个社区开展“假期公益托管营”行动,通过动画放映、故事讲解、情景模拟等形式,为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拐卖等安全知识,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同学们,遇到有人落水,千万不能自己跳下去救人!应该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宁夏银川兴庆区胜利街康馨社区内气氛热烈,一场以“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课正在这里生动开讲。志愿者老师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口诀,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护身符”。

聚力专业队伍爱心护航

各地积极探索团组织主导、多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模式,多渠道配齐配强志愿者,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退役军人、高校“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托管班需求,用爱浇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江苏组建由“五老”、爱心人士、大学生构成的志愿者队伍,破解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的难题。在宿迁市志联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服务班点,单亲儿童小溪曾因父亲忙碌无暇照顾他而封闭自我,志愿者用“尝牛奶新口味”的借口打开他的心扉,又通过“炒蛋课”“蒜苗种植”等活动让他逐渐开朗。这种“用专业传递爱”的理念,让志愿者不仅是看护者,更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引路人。

针对暑期留守儿童学业辅导问题,共青团万州区委联合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选拔8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派驻到各个托管点位,每个点位至少配备3名大学生志愿者,含1名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志愿者。9点半,万州区陈家坝街道陈家坝社区,留守儿童淼淼正和大学生志愿者龙雨核对数学作业。“能帮助孩子们让我非常有成就感。”龙雨说。

在陕西咸阳,爱心暑托班以“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为主体,吸纳社会公益组织成员、退休老干部、现(退)役军人、非遗传承人等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力量,形成“专职+志愿+专业”的服务团队,让孩子们学有所获、玩有乐趣。

新疆以着力解决家长暑期“看护难”痛点、满足返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需求为出发点,在全区开设覆盖城乡的教育实践平台“红领巾小课堂”点位3469个,吸引500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与,为20余万名少先队员筑起了暑期成长乐园。“爸爸比较忙,在这里,我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遇到难题时,老师给我们耐心解答,我非常喜欢村里的‘红领巾小课堂’。”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托万克阿勒迪尔村茹克娅·达吾提说。

“让所有孩子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都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将持续用好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把托管班这件好事办好,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赢得社会尊重、赢得青年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