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立足钢铁冶金特色高校定位,将课程思政理念深度融入数学教育教学各环节,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在培养创新型数学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
铸魂育人
构建“五位一体”思政引领体系
为破解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学院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从“学、研、赛、用、传”5个维度构建起闭环式思政引领体系。
在“学”中明方向。学院组织教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明确地方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数学素养培养目标: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也要培养其科学认知意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和科技报国使命感,为思政融入课堂筑牢基础。
在“研”中挖内涵。学院鼓励教师立足数学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师团队积极申报各级思政教学研究项目,撰写数学课程思政案例,推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精准结合。其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在“赛”中促提升。学院以竞赛为催化剂,组织教师参与“思政案例设计”“思政教学设计”等赛事,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在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在“用”中践使命。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分数阶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研究”等“大创”项目中,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责任感。
在“传”中扩影响。学院发挥湖北名师工作室、校级样板党支部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机制辐射带动教师参与思政建设,依托“高等数学课外辅导”公众号传播理念与案例,扩大宣传覆盖面。
强师赋能
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学团队
学院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能力提升等举措,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实施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强化思政引领合力。学院充分发挥校级支部工作室、样板党支部的示范作用,以“理学院数学教工党支部”(获批武汉科技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项目)为核心,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深耕课程思政研究,提升育人能力。学院深耕课程思政研究以提升育人能力,在强基班、产业班、英才班等开展特色教学,鼓励教师投身思政教学研究,多项相关项目落地,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学院获批校级教学改革与实践专项研究项目“新工科专业高等数学思政课堂教学研究”,为课程思政实践提供研究平台。
培育思政教学名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院注重挖掘和培养思政教学骨干,鼓励教师在思政教育实践中探索创新。多名教师成为湖北名师工作室、省级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2名教师获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大学数学和研究生数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形成了“名师引领、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思政教学格局。
硕果飘香
思政引领成效显著
在“思政引领”的理念指引下,学院思政教育成效显著,形成“思政育魂、专业赋能”的良性循环。教师教学成果丰硕,在教育部相关评选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高等数学A(二)”等课程成为校级典范,获批教学改革专项,为思政与工科融合提供新思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获批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学生思政素养与专业能力协同提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屡获佳绩,多名本科生发表论文、获批专利,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统一。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培养了一批兼具数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未来,学院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思政教育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数理力量”。